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综合新闻

胡彩萍:25年坚守野外一线地质报国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5

“地质行业是非常艰苦的行业。我的父亲就是一名老地质队员,常年翻山越岭,奔波于山川河流之间为国家找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队长胡彩萍谈起自己选择的地质行业时,直言受父亲的影响。

受父亲的熏陶,胡彩萍从小就对地质工作充满向往。1997年地质院校毕业后,胡彩萍就“女承父业”干起了地质工作。出野外成了工作常态,风餐露宿、同家人聚少离多更是家常便饭。白天翻山越岭在荒野里搞地质调查,晚上回到驻地还要整理当天采集的地质资料。针对业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父亲常对我说,地质人的初心就是爱国、责任和奉献,就是为国家找矿,做地球的美容师。”胡彩萍说,正是一代代地质人坚守的地质报国信念和梦想,给了她热爱地质、扎根一线、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使她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全力报效祖国。

为响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胡彩萍和她的团队对黄河三角洲地质环境质量、脆弱性进行了调查评价,研究了土壤污染与修复、水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与灾害形成机理、时空变化,提出了油田开采区及石油加工产业聚集区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和防治对策。这些工作,为“黄色三角洲”与“蓝色半岛”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中,胡彩萍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地热勘查,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东营、滨州、德州、济南、青岛等地区的10余处大型地热田勘查工作,提交可利用热能1500余兆瓦,可供暖面积2500万平方米,潜在经济价值600余亿元,促进了地热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

聚焦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胡彩萍还开展了一系列农作物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她参加的东营、淄博等地区抗旱打井工作,施工完成水井50眼,解决了平原地区2000亩农田灌溉及缺水山区2万人的用水问题。她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寻找优质水源,查明锶型或锶偏硅酸型矿泉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分布面积624.3平方千米,储存量92亿立方米,可保障东营市200多万人的应急供水及用水安全,为东营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优质地下淡水保障。她还调查研究了寿光大棚蔬菜、潍县萝卜、胶州大白菜、昌乐西瓜、大泽山葡萄、莱阳梨、烟台苹果、龙口梨8个具有较高知名度果蔬产地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文地质、地下水化学等农业生态环境地质背景条件,为有关果蔬基地开发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成果资料。

在实施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中,胡彩萍先后参与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完成泰安市肥城老城镇、孙伯镇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仪阳镇-沙沟峪、石横镇保安-对福山片区废弃矿山复绿工程,岱岳区下港乡火石岔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在生态修复技术、方法、材料以及手段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一名地质科技工作者,胡彩萍始终紧盯地质科技前沿,带领团队不断提升地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她先后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优秀地质找矿项目1项,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21项,山东省地矿局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先后发表论文21篇,发明专利3项。依托工会牵头打造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2人,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奖、金罗盘奖3人。负责单位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引进驻站院士3人,联合山东大学等高校开展博士后培养。

近年来,胡彩萍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青年地质科技奖-黄汲清奖、银锤奖、山东省青年地质科技奖等。

【来源:齐鲁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