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期刊导读

地方高校地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探索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6

近年来以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为起点,先后实施“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发展战略,急需一大批具有深厚的专业研究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支撑服务新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1],同时也为我们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地方应用型高校也应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积极向产业转型对接,探索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能够胜任产业转型发展新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环境可持续发展思维和工程领导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课程改革背景

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和解决与地质体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应用型学科,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地球的地质环境、物质组成和自然资源的工程活动中,涉及地对地质体的评价、处理、改造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实践教学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实践环节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环节。内蒙古科技大学于2008年设置地质工程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基础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填图实习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野外地质技能,生产实习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它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工程地质问题,与此同时,通过企业见习,学生可以提前感受到企业氛围和工作环境,进而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为能够走出校园快速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主要是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好铺垫,让其在实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向,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收集相关基础资料,也是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次实践锻炼。

二、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野外实践教学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生产实习连接着理论教学和将来的生产实践,是学生走向企业工作之前的"试验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在这里可以培养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过去,我们根据自己专业特色,利用校友关系和校企良好的合作关系,勉强能够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目前,受新的经济形势影响,地质工程专业实习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存在诸多需要思考和突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习基地不固定,实习单位积极性不高

全国有很多不同规模的地质相关单位,但是真正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单位却是有限的,或者是不能够接纳全体同学,只允许个别或者少数人参加,不能够满足学生实习要求。内蒙古科技大学前期已经与东升庙矿业有限公司、白云鄂博矿业公司、万家沟水库管理站等单位建立联系,基本能够满足生产实习。但是上述实习基地出于对企业安全和生产效益的考虑,现在对接纳学生实习的热情也在逐步降低,多数实习内容也是以参观或者简单的操作为主,达不到生产实习的预期。

(二)专业培养模式陈旧

以地质矿产专业为特色的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理论基础,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对口的就业方向为地矿行业和煤炭行业,少部分同学去工勘单位,但学生在工作1—2年之后才能逐步适应环境。新形势下,受地矿行业所限,社会对地矿类人才需求减弱,同时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毕业生不能满足现在地质工程专业的市场需求[2][3],尽管地质工程对于公路、矿产、工民建、水利水电等都存在极大的供需关系,但由于我们生产实践没有加强对学生工勘方向的培养,即使开了这些课程学生仍然对岩土工程勘察类实践缺乏信心。

(三)指导教师工程经验缺乏

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高校师资队伍的工程教育素质和水平直接相关。地质工程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在实践环节通常都是一个教学班配备1—2名指导教师,实习效果非常不好。此外大多数指导教师都没有实际工程经验,年轻教师通常都是从学校毕业走向学校,注重理论教学,自身实践能力不高,往往在指导实习的过程中也是力不从心。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直接影响学生对生产实践的信心和生产实习的质量。因此对教师的再教育和培训十分重要。高校应该鼓励年轻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工程岗位上学习和锻炼,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

上一篇: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下一篇:没有了